LG Display 向三星显示转让 LCD 专利的举动,本质上是韩国显示产业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的一次战略协同。尽管三星显示已于 2022 年退出 LCD 面板生产2,但其通过收购 LG Display 和友达光电的专利组合(累计超 230 项美国专利),正在构建针对中国企业的专利防御体系。这一策略具有双重目标:
- 法律战场的主动出击:三星显示目前在美国针对京东方、华星光电的专利诉讼中,已将 LG Display 的 IPS 技术专利(用于改善 LCD 可视角度)纳入指控范围。此举可将纠纷从 OLED 领域(中国企业已形成技术突破)扩展至 LCD 领域 —— 全球 LCD 市场规模仍达 350 亿美元,是 OLED 的 2.3 倍。

- 商业谈判的筹码增值:三星电子正与京东方就采购 110 英寸超大尺寸 LCD 面板进行谈判,而专利纠纷的胜负可能直接影响采购价格。例如,2025 年 4 月三星显示对京东方提起的 OLED 专利诉讼,导致后者在三星供应链中的份额从 17% 降至 3.3%。
此次专利转让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中韩显示产业十年博弈的延续:
- OLED 领域的拉锯战:三星显示自 2022 年起三次起诉京东方侵犯其 OLED 像素驱动电路专利,而京东方通过反诉三星侵犯其氧化物半导体技术专利(CN103871452B)形成制衡。双方在 2024 年 11 月的 337 调查中,京东方成功证明三星专利无效,显示中国企业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
- LCD 领域的暗战升级:三星显示早在 2022 年就将 577 项美国 LCD 专利转让给华星光电,此次又获得 LG Display 的 IPS 专利,其真实意图是通过 “专利授权 + 供应链控制” 双轨策略,在 LCD 市场维持影响力。例如,华星光电从三星获得的专利中,32% 涉及高分辨率面板技术,这直接制约了京东方在 8K LCD 领域的扩张。

三、产业格局的深层影响
技术壁垒的重构:三星显示通过整合 LG Display 和友达光电的专利,在 LCD 领域形成 “基础专利 + 核心技术” 的双层壁垒。例如,其持有的 IPS 专利覆盖了全球 68% 的高端 LCD 面板生产工艺,而京东方目前仅拥有该技术领域 21% 的专利。
供应链的权力转移:三星显示在向华星光电转让专利的同时,要求后者在 5 年内优先供应 65 英寸以上 LCD 面板,这实质是通过专利授权绑定中国企业的产能。2025 年第一季度,华星光电对三星的面板供应量同比激增 47%,而京东方的份额则下降 12 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