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 “曲线布局” LCD 专利:韩企协同背后的对华竞争暗战
LG Display 向三星显示转让 LCD 专利的动作,看似是退出者的 “技术清仓”,实则是韩国显示产业在全球竞争中针对中国企业的一次战略协同。三星虽已退出 LCD 面板生产,却通过专利收购构建 “非生产性壁垒”,这场围绕知识产权的暗战,正重塑全球显示产业的竞争格局。

一、专利转让的 “量” 与 “质”:三星手握多少 “弹药”?
此次专利交易并非孤立行为,而是三星显示近两年专利布局的延续,具体可梳理为 “三步走”:
这 232 项专利中,IPS 技术相关专利是核心 “杀器”—— 该技术能显著提升 LCD 面板的可视角度(从传统 TN 面板的 140° 提升至 178°),广泛应用于高端电视、显示器等产品。此前京东方曾因涉嫌侵犯 LG Display 的 IPS 专利在欧洲市场遭遇禁售,而三星此次获得的专利中,有 12 项直接覆盖京东方当前主力生产线的技术节点,这意味着未来诉讼中,三星可能掌握更直接的侵权证据。
二、三星 “退而不休”:专利为何成 “非生产性武器”?
三星显示 2022 年退出 LCD 生产后,看似与该市场切割,实则通过专利布局实现 “隐形掌控”,背后有三重逻辑:
-
法律战的 “弹药补充”:当前三星与京东方的专利纠纷多集中于 OLED 领域,但 LCD 市场规模(2025 年预计 350 亿美元)是 OLED(150 亿美元)的 2.3 倍。将战场扩展至 LCD,可精准打击中国企业的 “基本盘”—— 京东方 2024 年 LCD 面板营收占比仍达 58%,华星光电更是高达 72%。
-
商业谈判的 “筹码增值”:三星电子电视业务正与京东方谈判采购 110 英寸超大尺寸 LCD 面板,而专利纠纷的走向可能直接影响采购价格。例如,2024 年三星因 OLED 专利诉讼迫使京东方将供货价格压低 12%,此次 LCD 专利或成为新一轮议价的 “杠杆”。
-
技术标准的 “话语权保留”:三星虽不生产 LCD 面板,但通过专利控制核心技术标准(如 IPS 技术的行业规范),可从中国企业的 LCD 出货中抽取专利许可费。按行业惯例,LCD 面板的专利费率约为售价的 2-3%,以京东方 2024 年 LCD 营收 1200 亿元计算,潜在年许可费可达 24-36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