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hu86科技
   

AI把闪存链烧断了

2025-11-12
AI需求不断上涨,对于算力的需求仿佛永无止境,再加上稀土全球供应情况,引发了一个严重后果:AI上游产业链没跟上,“断”了。
美国闪存龙头企业之一闪迪于前天宣布,大幅调涨NAND(与非闪存)合约价格,涨幅高达50%。闪迪市场占有率约为13%,其涨价消息引发整个存储供应链震动。创见(Transcend)、宜鼎国际(Innodisk)与宇瞻科技(Apacer Technology)等模组厂决定暂停出货并重新评估报价。
其中,创见自11月7日起暂停报价交货,理由为“预期市场行情将继续向好”,言外之意即是“价格还可能进一步上涨”。
模组厂停摆后,最明显的直接后果就是AI服务器的制造生产会受到影响,服务器供应一旦跟不上,本来手里普遍压着订单的甲骨文、微软等AI巨头,无疑会受到当头一击。
但对中国NAND厂商来说,这未必不是一个机会。
闪迪涨价的原因很简单,市场需求量太大了。这家公司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闪迪营收同比增长22.6%,并预计下一季度收入将继续大幅超越市场预期。闪迪发言人更是在电话会议中透露,预计在2026年,数据中心将首次超越移动端成为NAND的最大需求来源。
这已经不是闪迪第一次涨价了,他们已在同年4月和9月分别执行了10%的全系产品普涨。而且涨价的也不只是闪迪一家,美光在闪迪9月涨价10%后,立马跟进涨了20%到30%左右。哪怕是三星这样产能很足的厂商,也涨了5%到10%。
这些模组厂是NAND原厂的下游厂商,他们从NAND厂那里采购裸芯片,然后将芯片制造成消费者和企业实际使用的存储产品——U盘、移动硬盘、存储卡、消费级/企业级SSD等。
一旦NAND厂商涨价,那么模组厂也得跟着一起涨。只不过闪迪一口猛涨了50%,这才迫使这些模组厂需要重新报价。这也侧面体现出行业目前有多么需要NAND。
据TrendForce预测,2026年AI服务器出货量将同比增长超过20%。单台AI服务器的存储容量远超传统服务器,其NAND用量可达传统服务器的3倍。
那么换句话说,NAND缺货的情况不仅不会好转,缺口反而还会继续扩大。
传统SATA SSD的顺序读取速度约550MB/s、机械硬盘顺序读取速度约150MB/s,但是对于AI服务器来说,显然是不够的。
NAND做的固态硬盘叫做NVMe SSD,单盘顺序读取速度可以达到数千MB/s,配合PCIe 4.0/5.0总线,才能基本满足像是H100那样训练用GPU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市场需要大量的NAND。
全球NAND闪存市场规模超过600亿美元,长期以来由美国、日本、韩国的少数几家厂商主导。几家巨头厂商合计总市场占有率约为90%。中国仅有长江存储这一家企业能在全球范围内排得上号,可截止至2025年第二季度,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长江存储市占率为9%。
不过对于长江存储来说,这是一个实现反超的绝佳窗口。
在产能方面,长江存储武汉生产基地当前月产能为10万片晶圆,2025年底将提升至15万片/月。根据公司规划,2028年总产能目标为30万片/月,届时全球NAND产能占比有望从当前的9%提升至15%,成为全球第四大NAND供应商。

最新文章

国产化水平确实处于较低状态

推荐

 

阅读18103

AI把闪存链烧断了

推荐

 

阅读13215

设计与空间:德系品质与情感化智能的结合

推荐

 

阅读13891

动力与续航:超长续航 + 超级充电的组合拳

推荐

 

阅读16733

市场逻辑:AI 算力需求的指数级跃迁

推荐

 

阅读1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