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hu86科技
   

国产化水平确实处于较低状态

2025-11-12
在技术认证方面,企业级存储产品需要通过Intel、AMD等平台厂商的兼容性认证,以及微软、VMware等软件厂商的系统认证,认证周期通常需要6至12个月。也就是说,每一代NAND产品在完成封装测试后,至少要等半年,才能在市场上推广。
而且长江存储还需要面对一个验证过程,才能让客户企业大规模部署自家的产品。一般来说,这个过程也需要两年时间。
值得庆幸的是,长江存储在技术层面已经达标。根据长江存储PCIe 5.0企业级SSD的公开信息来看,采用自研的Xtacking 4.0架构。拥有3.84TB、7.68TB版本,以及新增的16TB和32TB大容量版本。并且可以支持每天4次全盘写入,对于有AI训练需求的企业来说,存储的耐久性是十分重要的。
不仅如此,这种国产替代的机会很可能会辐射到整个产业链。最具代表性的产业就是封装测试,封装测试是连接芯片设计与最终产品的关键环节。
在该领域,国产替代方案有华天科技、通富微电、长电科技等企业。
2024年10月,华天科技宣布在南京投资100亿元建设第二期先进封装生产基地,该基地目前已投产的项目就能实现年封装40亿颗芯片的产能,2028年建设成第二期后,年封装量可以突破100亿颗。
长电科技本身也是长江存储封测服务的主力供应商,承接了其70%的晶圆级封装订单,其232层3D NAND芯片的BGA封装良率达到了99.2%,且旗下XDFOI高密度多维异构集成技术能适配长江存储企业级SSD的需求。
通富微电则在2024年启动了总投资35.2亿元的先进封装项目,聚焦高性能计算和存储芯片封装。长电科技的XDFOI Chiplet高密度多维异构集成系列工艺已实现稳定量产,可支持存储芯片与逻辑芯片的异构集成封装。
长电科技和华天科技2024年全年营收同比增长均突破20%,而通富微电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达到了299%。
江丰电子的溅射靶材产品已在国内存储厂商批量应用,打破了日美企业在这一关键材料领域的垄断。安集科技的化学机械抛光液覆盖长江存储12英寸3D NAND产线,14纳米以下先进制程抛光液已实现突破。雅克科技成为国内少数具备NAND/DRAM全栈能力的材料商,前驱体产品直接供应长江存储。
尽管2025年12英寸大硅片自给率预计能达到50%左右,但这仅针对主流制程产品,高端大硅片仍依赖进口;光刻胶领域仅部分企业实现28nm DUV光刻胶量产,高端光刻胶国产化率依旧极低;电子特气预计 2025 年国产化率仅25%,市场仍有86%的份额被海外巨头占据,三者整体国产化水平确实处于较低状态。

最新文章

国产化水平确实处于较低状态

推荐

 

阅读18945

AI把闪存链烧断了

推荐

 

阅读10509

设计与空间:德系品质与情感化智能的结合

推荐

 

阅读11994

动力与续航:超长续航 + 超级充电的组合拳

推荐

 

阅读16295

市场逻辑:AI 算力需求的指数级跃迁

推荐

 

阅读13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