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hu86科技
   

新能源车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正在资本市场上演。

2025-04-18

2018年,上汽集团迎来销量巅峰,年销售705万辆。之后就是逐年下滑,2023年销量为502万辆,2024年进一步降至401.3万辆,同比降幅高达20%以上,被比亚迪的427.21万辆反超,国内连续18年汽车销冠地位遭到终结。

2024年,上汽集团批发销量为401.3万辆,其中燃油车277.9万辆,新能源车123.4万辆。

虽然上汽集团这一销量大幅领先赛力斯的40多万辆,但上汽集团预计2024年净利润只有15-19亿元,跟2023年的141.06亿元相比,下降高达87%-90%,远远小于赛力斯59.46亿元的净利润。

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则是巨亏41亿元-60亿元。

在新能源车全面开花的时代,上汽集团依然以燃油车为主,或许是船大难掉头的原因。

2024年,上汽新能源车销量增长缓慢,同比增长仅为9.9%,还无法担当销量主力军;而主力的燃油车销量同比减少高达111.9万辆,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足以让上汽集团感到压力山大。

赛力斯市值超过上汽集团,已经让上汽脸上无光了。更伤面子的是,2024年11月,上汽被调出上证50成分股的同时,赛力斯被调入上证50成分股。

都是汽车股,这一进一出,说明资本市场已经用脚投票。

赛力斯力压上汽集团,华为智驾当属最重要原因。事实上,上汽集团之前也跟华为接触过,不过上汽不想让出主导地位。

2021年股东大会上,上汽集团领导抛出“灵魂论”一说,表示不能接受华为提供整体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理由是“华为成为灵魂,上汽则沦为躯体”。

双方没能深度合作,这或许是上汽集团错失新能源车巨大机遇的一个原因。

再度联手华为,上汽变得谦卑

彼时汽车市场还是燃油车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新能源车还没有现在这么声势浩大,华为智驾的威力,还没有被市场验证,上汽集团日子还比较滋润,心气高也是很正常的。

现在到了2025年,跟四年前相比,汽车市场已经出现巨变,燃油车日益式微,上汽集团为了在新能源车领域突围,在自动驾驶上这次也选择了华为。

4月10日,在“上汽之夜”活动中,公司发布整车安全3.0技术,展示了四大智驾深度合作方:地平线、卓驭(原大疆车载)、鸿蒙智行(华为)、Momenta。

上汽还宣布,集团的首款固态电池将搭载在名爵MG4上,预计今年底上市;2027 年,首款全固态电池“光启电池”将落地。

上汽之前对外合作的态度,可以说非常强势,必须把“灵魂”牢牢掌握住。不过,这一次上汽态度变得十分谦卑。

上汽新任总裁贾健旭表示,“上汽人将以跪着学习的谦逊和站着创新的骨气,让智能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

贾健旭是2024年7月上任上汽集团总裁的,同时王晓秋新任董事长。连同董事长、总裁新官上任的,是2024年上汽整个管理层60多名干部的调整,以及业务架构的巨变。

新的管理层上任后,面对汽车市场现实,强调“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看来似乎是憋了一口气,誓要打赢翻身仗。

上汽将旗下的荣威、名爵、飞凡这几大自主品牌和研发总院、零束科技等,合并为“大乘用车板块”,以便提升资源集中度,打破部门壁垒。改革的重中之重是统一管理动力电池、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开发部门,缩短产品周期并降低成本。

在看到赛力斯和华为的成功合作后,上汽集团也加速跟华为鸿蒙智行合作,打造搭载华为座舱和智驾的“尚界”品牌。

据媒体报道,“尚界”已经确定将在2025年年内推出,最快有望在年中正式亮相,定价15万-25万元。

从“掌握灵魂”到“跪着学习”,昔日中国汽车界老大上汽,如今变得如此谦卑,只能说“形势比人强”。中国汽车业的变革极为迅速,越是存在躺在过去功劳簿上的思想,就越容易掉队,直至被淘汰!

最新文章

奥迪携手2025年金盏速度节:以赛道基因诠释百年传承与创新

推荐

 

阅读16186

云网筑基 数智赋能,共谱数字中国建设新篇章

推荐

 

阅读16487

千万亩良田办理“数字身份证” 数字中国峰会解码大数据农业底图

推荐

 

阅读16617

浪潮数字企业AI First战略,赋能企业数智化转型

推荐

 

阅读19522

共筑数字新生态 赋能行业新发展——2025智能云生态大会・企业合作论坛后记

推荐

 

阅读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