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内卷式狂奔,在经历了一系列营销战、价格战、智驾战之后,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从2020年的5.8%狂飙至2024年的47.2%。
“电进油退”一度成为了车圈最吸睛的话题,蔚来李斌公开喊话燃油车“只剩汽油味”,比亚迪王朝网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路天更直言“燃油车只剩情怀”……
两位大佬如此喊话,是因为“位置决定想法”,毕竟蔚来是新势力车企的佼佼者,比亚迪也在2022年宣布全面转型新能源汽车领域。
但从市场规模占比来看,新能源车销量增速从2023年就开始放缓,2024年还同比下滑约10%,市场渗透率更连续5个月下滑,从最高53.7%开始逐渐回落。
新能源汽车虽然短暂地超过了燃油车的市场渗透率,但最终还是未能如预期般“一统天下”,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大概率还是会保持“五五分”的市场格局。
这也给到了传统车企再一次进攻市场的机会,燃油车将有望成为新一轮行业博弈的“棋眼”。
传统车企的“回马枪”
近段时间,吉利CEO淦家阅一句“不会放弃燃油车”的宣言,揭开了这场“油电暗战”的序幕。
淦家阅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燃油车是市场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家汽车公司如果没有油车,可能就是这家公司的缺陷。
长城汽车CTO吴会肖也在会上表示,将会继续加大燃油车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投入;广汽集团原董事长曾庆洪也在2024年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呼吁保障燃油车与电动车的平权发展。
与其在新能源的红海里浮沉,不如在燃油车的蓝海中稳舵,这或许正是当下传统车企的共同心声,大家也开始集体回攻燃油车市场。
一则,被新势力瓜分掉不少市场份额的传统豪车品牌,纷纷将“价格战”的重心转回燃油车领域,并在近期推出了“一口价”政策。
比如最先发起进攻的别克君威,起售价仅为10.69万元,此后各大传统车企纷纷跟进,也包括越来越多的豪华品牌,捷豹XEL仅18.98万起、奥迪Q7黑武士版低至45.99万……
传统燃油车推出“一口价”优惠,一方面是希望通过价格战来保住销量,守住燃油车的基本盘;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够颠覆传统4S店价格不透明的销售模式,更符合年轻消费者“不讲价、没有猫腻”的购车需求。
二则,已经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阵脚的自主车企,也开始将目光投向燃油车市场,不仅积极“推新”,还加大了新车补贴。
比如奇瑞发布了高性能豪华家轿奇瑞艾瑞泽8 PRO,搭载了1.6TGDI同级最强鲲鹏动力,还有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售价区间为11.69万-13.29万元,叠加限时优惠起售价更低至10.39万元。
长安则一口气推出了第三代CS55PLUS、逸动、UNI-V三款新车,全部换装新的动力系统“长安新蓝鲸500Bar”;吉利星瑞、星越L也推新上市,新增版本配置升级,全系标配L2级智能辅助驾驶,相当于“增配不加价”。
近两年,奇瑞、长安、长城、吉利看似激战新能源汽车市场,但它们在燃油车市场上的功课也未放松。
以吉利为例,去年其以2402亿营收创历史新高,净利润暴涨两倍多,燃油车贡献着60%的销量基本盘,。另外,星瑞、星越L还分别拿下中国品牌A级燃油轿车和燃油SUV的销冠。
长城汽车的新能源转型战略则从激进扩张转向“回归主品类”,淘汰欧拉品牌中两款销量高但亏损严重的车型,转而坦克、哈弗和皮卡等能够带来更充足利润的品牌。
根据《晚点LatePost》报道,一位接近长城的人士透露,长城内部判断内燃机的保值性、稀缺性和情绪价值仍然有吸引力,目前其燃油车销量占比仍高达70%以上。据悉,近年长城在柴油动力、混动技术优化等方面也有不少技术创新。
不难发现,传统车企的逻辑非常清晰,虽然新能源赛道火热,但盈利难题却未解。与之相反,燃油车凭借成熟的供应链和海外需求,仍是许多车企的“现金奶牛”,车企们自然不会“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