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这场关税恐慌并没有激发所有用户群体的全面换机潮。根据CIRP的研究,那些原本就每隔一到两年就换机的用户,并未明显改变他们的购机模式。真正做出改变的是所谓的“拖延型用户”,也就是那些一直坚持使用老旧设备的消费者。对他们来说,此次iPhone的更换与其说是为了追赶AI创新,不如说是出于现实考虑:在价格进一步上涨前,及时更换一部快撑不住的旧手机。
实用就行
对大多数人来说,iPhone现在已经是一种“实用性工具”。他们并不在乎那些花哨的新功能,只希望它尽可能地耐用、不出故障,以便支撑他们日益数字化的生活。
这些长期使用iPhone的用户并不是为了追求身份象征或最新的相机功能而换机,他们只有等到再拖延下去的风险大于购买的风险时才会选择升级。这个群体常常在炫目的产品发布中被忽视,但他们刚刚对苹果的季度销量产生了重大影响。

接下来需要观察的是,苹果的这次销量增长是一次性波动,还是新趋势的开始。如果宏观经济因素继续影响消费者的科技产品购买习惯,苹果及其竞争对手可能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定位和服务这一“长期持有手机”的用户群体。不过,目前来看,在推动这个十分谨慎的市场群体升级手机方面,一点点关税恐慌似乎起到了大作用。
那么,未来的价格担忧是否会继续驱使这些务实的用户比预期更早地进入苹果零售店换机呢?时间和关税将会给出答案。
页码: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