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当前,脱贫地区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加快推进脱贫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脱贫地区乡村振兴更有底气。

一、坚持问题导向,发展壮大脱贫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同时指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抓住问题就找到了实践前进的突破点。当前,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还相对薄弱,产业“小散弱”和同质化竞争特征明显,带农持续增收不足。加快推动脱贫产业由“小而全”升级为“大产业”,全面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聚焦壮大特色产业推动全链融合开发。壮大发展特色种养基地,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特色经作、生态畜禽水产和庭园种养业,“一产一策”改造提升已建特色种养业基地,全面推广粮经复合,果菜茶、农牧渔结合的种养循环、立体高效种植模式,实现“一地多产”“一田多收”,高质高效发展;加快完善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保灌基地和设施大棚,筑牢产业旱涝保收基础,相对连片成带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特色种养基地。
做强农特产品加工流通,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批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特产品加工车间和集中精深加工区,发展一批“中央厨房”等熟食品加工,拓展一批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农用物资、机械、产品包装等关联产品加工,有效促进农特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改造提升拓展一批农产品批零市场、电商营销中心(站点),大力推进“线上+线下”组合营销,加快补齐冷链物流设施短板,提高产销衔接和鲜活农产品错峰销售能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高质量建设一批乡村休闲旅游景区景点、特色小镇和特色村落,发展一批地方特色美食产业,开发一批乡村文创产品和农产品“伴手礼”,创建一批美丽休闲乡村、农业公园和休闲农业重点县。

建设一批村级光伏电站和光伏农园,发展一批农业农村服务业,不断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打造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载体,梯次布局建设一批国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产业集群、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产业链各环节专业园区,形成一园带多园、一镇带多镇、一村带数村,多园、多镇、多村特色产业集中集聚融合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