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 Pixel Watch 4 的拆解设计在智能手表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通过统一标准化螺丝和模块化结构,将维修便利性提升至新高度。以下从技术创新、拆解流程、用户体验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技术创新:统一螺丝与模块化设计
-
T2 螺丝的标准化应用
Pixel Watch 4 首次在内部结构中统一采用 T2 Torx 螺丝,覆盖表带接口、电池固定、屏幕支架等关键部件。这种设计彻底解决了前代产品因螺丝规格混杂导致的工具适配难题,用户仅需一把 T2 螺丝刀即可完成核心组件的拆卸。例如,表带下方隐藏的两颗 T2 螺丝松开后,整个后盖可轻松分离,直接暴露电池、传感器和屏幕接口。 -
无粘合剂的模块化布局
摒弃传统的屏幕胶水固定方案,采用 硅胶密封圈 + 卡扣式连接,屏幕与表壳之间通过精密卡槽对接,同时保持 IP68 防水等级。这种设计使屏幕更换无需加热软化胶水,避免了高温对内部元件的潜在损害,同时确保维修后防水性能仍可满足日常使用(尽管官方建议维修后避免游泳)。 -
电池与屏幕的独立可拆卸性
电池与屏幕组件通过 独立排线接口 连接主板,更换时无需拆卸其他模块。例如,更换电池仅需拆卸振动电机和电池固定螺丝,而屏幕更换则通过断开排线和卸下四颗 T2 螺丝即可完成。这种设计使核心易损部件的维修成本降低 40% 以上,且支持用户自行操作。
二、拆解流程:13 分钟换屏的实操验证
根据《连线》(Wired)实测,Pixel Watch 4 的屏幕更换可分为以下步骤:
-
准备工具
仅需 T2 Torx 螺丝刀 和塑料撬棒,无需专业设备。 -
拆卸表带与后盖
松开表带卡槽内的两颗 T2 螺丝,后盖即可分离,露出内部结构。 -
分离屏幕组件
断开屏幕排线后,卸下屏幕边缘的四颗 T2 螺丝,屏幕模块可完整取出。整个过程耗时约 8 分钟,比前代产品快 2 倍以上。 -
安装新屏幕与测试
反向操作完成新屏幕安装后,系统自动校准屏幕触控和显示参数,无需额外调试。实测从拆机到功能恢复全程仅需 13 分钟,即使是无维修经验的用户也能快速上手。
三、用户体验:从被动更换到主动维护
-
官方支持的自助维修体系
谷歌与 iFixit 合作推出 官方备件商城,用户可购买屏幕、电池等核心部件,并获取详细拆解指南。维修后设备仍享受 一年有限保修,这在智能手表行业中属首次。相比之下,苹果 Apple Watch 的屏幕更换需返厂且费用高达整机价格的 30%-50%,而 Pixel Watch 4 的自助维修成本可控制在 100 美元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