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看下来,最大的亮点是,发布会推出了史上最薄的苹果手机——iPhone air,厚度只有5.6mm,相当于3枚叠在一起的一元硬币。
“设计是苹果一切工作的核心。”在发布会简短的开场演讲里,库克说道,“设计不仅仅是外观或感觉,也关乎产品如何运作。”
iPhone air把这个理念呈现得很到位。这款新机最大的特点是,在极限轻薄的机身里把性能拉到了极致,内存配置和芯片都向Pro系列看齐。
但与此同时,为了把机身做薄,也留下了不少槽点:被吐槽“容易一屁股坐断”;续航和散热表现存疑;只有一颗后置摄像头;用eSIM取代了SIM卡槽(这是中国大陆首款可使用eSIM功能的手机,且目前仅中国联通一家运营商支持该功能),等等。
对于为什么要在2025年做一款以“薄”为卖点的手机,市场一致看法是,可能和明年要推出的可折叠iPhone有关。
据外媒爆料,苹果开展了一项“三年创新周期”计划,将在2025—2027年每年推出一款形态上有重大创新的iPhone新品。今年的新品是iPhone air,而明年的新品,将是一部展开后有现在的iPhone两倍大、更轻薄的折叠屏手机。
有机构透露,折叠屏iPhone已在今年6月启动设计验证,预计年底开始小批量生产。
iPhone air的推出,能为折叠屏手机做技术验证、供应链搭建和市场培养。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苹果要在iPhone air纤薄的机身里塞进极致的性能:今年在这款手机上做的续航、散热、多任务处理等探索,都能为未来的折叠屏手机能够承载更高的运算需求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