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鲜小厨能否复制京东物流?
刘强东的魄力在于他总是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一如当年的京东物流。
1998年6月18日,刘强东在中关村创业,成立京东公司。起初的京东,只是一个光碟、磁盘等产品的代理商。2003年,刘强东在北京城里拥有12个门店。也就是在这一年刘强东才开始接触电子商务,全力发力线上。最初线上合作的快递均为第三方。

当时刘强东发现京东70%的客户投诉集中在物流环节,包括送货慢、货物损坏严重等问题。第三方物流对加盟商缺乏控制力,暴力装卸现象普遍,尤其对高价值的3C数码产品影响更大,京东以3C数码为主,单个包裹价值高,第三方物流丢件风险大。同时京东还面临代收货款难题,第三方快递公司普遍存在押款周期长(15天以上)和跑路风险,而自建物流可解决资金流安全问题。自建物流的想法,刘强东一直在酝酿。
2007年,刘强东决定自建京东物流,他将物流视为京东的核心竞争力,认为重资产投入能转化为“体验、成本、效率”的长期优势。尽管初期被质疑“烧钱”,但他坚持“为用户体验烧钱值得”,众所周知,自建物流就是个巨大的吞金兽,不仅影响到京东前期的利润,还让京东持续亏损至2016年。期间刘强东顶住了各方巨大压力,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时,刘强东不得不通过对赌协议才说服股东们持续为自建物流投入,其“三级火箭”建设路径(仓储-配送-技术)逐步验证了自建物流的价值,如亚洲一号智能仓将分拣成本降至行业平均的1/6。
京东物流的成功搭建,基本解决了京东的客户投诉问题,通过自建物流实现对配送环节的全程管控,尤其保障了高价值3C产品的安全交付,将3C数码产品的丢件率降至0.01%以下,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将平均配送时效从第三方物流的3-7天缩短至48小时内,部分城市实现“211限时达”,这样的购物体验在电商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显著提升用户复购率。京东通过自主代收货款体系,将商家回款周期从第三方物流的15天压缩至T+1,杜绝跑路风险。此举也被视为刘强东眼光超前的重要标志。

这次七鲜小厨和京东物流类似,都是别人觉得干不成刘强东还是干了,京东物流最开始的时候,完全没有外部支持,完全依靠独立自主的自力更生一步步发展成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成为京东最大的护城河。
如今刘强东计划3年内投入超100亿元建设1万家七鲜小厨,日均新增9家门店,形成即时零售生态协同,这时候刘强东承受的压力要比2007年自建物流要小很多,但初期或影响京东的净利润,要承受股东们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