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 i 系列纯电车型的表现呈现明显分化:旗舰 i8 确实遇到挫折,但i6 却成现象级爆款,整体更像是 “一家欢喜一家愁“,而非全线” 进 ICU”。
- 8 月首月交付:2,212 台(上市仅 10 天)
- 9 月:5,716 台,接近官方目标 6,000 台 / 月
- 10 月:5,749 台,与目标仍有差距但趋于稳定
关键对比:李想原目标 “9 月交付破万”,实际完成约 57%,但未像部分媒体渲染的 “销量滑铁卢”,而是稳定在 5,500-5,800 台区间,接近官方设定的稳态目标。

- 常州工厂产能利用率不足 50%,单班运转,工人月休超 10 天
- 核心瓶颈:i8 搭载的近 100 度 5C 三元锂麒麟电池供应不足
- 工厂内停放数百辆 “缺电池” 的 i8,等待核心组件
- 定价与配置混乱:上市仅 7 天(8 月 5 日)就紧急调整,砍掉 Pro 版,Max 和 Ultra 版变相降价 2-3 万元
- 初期将 “冰箱彩电大沙发” 核心卖点拆分为等级配置,引发用户不满,被批 “高价低配“
- 上市时机不佳:晚于市场预期半年,竞品已占位,创新感不足
- 9 月 26 日上市,5 分钟大定破万,首日订单 3 万 +,48 小时近 5 万台
- 上市两天揽获超 110 亿元订单,创品牌纪录
- 截至 10 月初,累计订单突破 7 万台,2025 年产能已全部售罄
- 10 月实际交付:约 5,000 台(因产能限制),占当月总销量 18%
- 定价 24.98 万元,比 i8 低 9 万元,与增程 L6 同价,实现 “油电同价“
- 定位 “新形态五座 SUV”,吸引无孩家庭和单身年轻人,拓宽用户群体
- 全系标配 87.3 度 5C 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 720km,解决续航焦虑

- i8:月销稳定在 5,700 台左右,接近目标 6000 台,虽不及预期但并非 “惨败”
- i6:订单 7 万 +,产能售罄,只是受限于供应链,交付不及订单
- 理想纯电产品线整体销量:10 月达 1.1 万 + 台(含 MEGA),占总销量 35%,远超年初预期
- 核心问题是高端 5C 电池产能不足,这是行业共性,非理想独有
- i8 已全系切换为宁德时代电池(原计划混用欣旺达),进一步优化供应链
- 理想正与欣旺达合资建厂,2026 年推出自研电池,从根本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