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 CFO 郑孝明今日在彭博电视采访中透露,公司正在大规模囤积 PC 内存芯片,当前零部件库存比平时高出约 50%,以应对 AI 驱动的全球内存供应紧张。
原话直击:”价格涨得非常非常高,这种由 AI 需求驱动的涨幅前所未见。”
1. 供应紧张原因:
- AI 数据中心 “鲸吞”:AI 服务器内存需求是普通 PC 的 30-50 倍,芯片厂商优先供应利润更高的服务器市场
- 产能转移:三星、SK 海力士等正将 DDR4 产线转向高带宽内存 (HBM),导致消费级内存短缺
- 厂商减产:DDR4 已被视为 “夕阳产品”,多家制造商拆除旧产线,”用新设备生产旧产品无利可图”
2. 价格飙升:
- DDR5 内存价格自 9 月以来暴涨 307%,模组成本翻番
- 16GB DDR5 内存价格从年初约 300 元飙升至现在1700-1800 元,涨幅超 500%
- 普通办公电脑因内存涨价每台增加约 96 美元成本(约 700 元人民币)
- 零部件库存提升至平时 1.5 倍,足够支撑整个下半财年(至 2026 年 3 月)生产
- 杨元庆强调:”联想作为全球最大 PC 厂商,有足够话语权在供应链获得优先供应”

- 已与三星、美光等主要内存厂商签署长期供货协议,提前锁定价格和产能
- “我们不会将 ‘ 所有钱全赚 ‘,与供应商保持长期互惠关系至关重要”(郑孝明语)
- 联想全球采购网络可跨区域调配资源,确保 “东方不亮西方亮”
- 企业与政府客户占比超 65%,消费客户仅 35%,分散成本压力
- 企业客户更看重稳定性和服务,对价格敏感度低,为联想提供应对空间
- 企业端 PC 均价1100 美元 +,消费端仅620 美元,定价弹性更大
郑孝明明确表态:”联想将尽量避免在本季度将上涨的成本转移给客户,希望维持今年强劲的销售增长势头。”
实际操作:
- 消费级产品优先:尽力维持 ThinkPad、小新等主流产品线价格稳定,保障普通用户利益
- 产品结构调整:高端机型(如 ThinkPad X1 系列)适当调价,中低端机型维持性价比
- 成本内部消化:通过优化运营、提升供应链效率来吸收部分上涨成本
但现实边界:郑孝明暗示 “尽力避免” 而非 “绝对不涨”,尤其对2026 年新产品,价格调整可能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