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开工的第一天,最重磅的新闻莫过于丰田汽车官方宣布,与上海市政府达成合作意向,丰田汽车决定在上海市金山区成立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公司。按照规划,丰田计划在上海独资设立纯电动汽车及电池公司,研发雷克萨斯品牌纯电动车型,并计划于2027年投产。
这一决定打破了雷克萨斯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在日本本土生产的传统,立即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关注点多是聚焦在雷克萨斯为何在这一时刻破例来华投产?在合资份额逐渐萎缩的背景下,这一决策是否已为时过晚?雷克萨斯卷的动吗?不过,对于选址上海这一点,业内似乎并无太多异议。
图片来源:雷克萨斯官网
雷克萨斯摸着特斯拉“过河”
事实上,早在去年年中就曾有消息传出,丰田汽车将在上海国产雷克萨斯,直至这一消息在2月5日正式被证实。而丰田汽车也在其官宣中阐明其选址上海的原因:“新公司将依托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先进成熟的产业链基础、物流网络、人才体系及市场规模,研发LEXUS雷克萨斯品牌纯电车型。”
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摸着特斯拉的经验“过河”。
2024年10月11日,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在微博上宣布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第300万辆整车下线。这一里程碑的达成距离上海超级工厂正式投产尚不到五年。2025年1月7日,陶琳再次发博表示,2024年特斯拉上海工厂交付量占全球一半。从某种程度来说,上海超级工厂“拯救”了特斯拉,也成就了如今的特斯拉。
图片来源:陶琳个人社交平台
这五年间,特斯拉在中国成功构建了一个高效且紧密协作的供应链网络。以上海临港的超级工厂为圆心,在长三角地区建立了一个半径约500公里、运输车程约4小时的供应链“朋友圈”。这一供应网络涵盖了上海、苏州、南京、宁波、绍兴、南通等多个制造业重镇,并汇聚了诸如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三花智控(热管理系统)、汇川技术(电驱动)、拓普集团(轻量化结构件)等行业龙头企业,覆盖了新能源汽车所需的动力电池、车载芯片、自动驾驶系统、乘用车内饰等关键零部件全生态链。
特斯拉的崛起不仅助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善,更直接带动了长三角地区动力电池、材料、芯片、人工智能等100多个硬科技产业的发展,为地区经济构建起极具扩张力的产业骨架。正如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所言,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90%以上的零部件供应均来自方圆500公里范围内,周边智能电动汽车供应链高度成熟,智能驾驶、座舱、电池、底盘等核心零部件企业资源丰富,不仅降低了配套成本,还进一步提升了上海的高端制造能力和汽车产业人才储备。
而特斯拉在华大获成功,与上海政府各方面政策扶持不无关系。税收方面,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2019年至2023年享受了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2024年起恢复至25%;资金方面,上海市政府为特斯拉提供了高达400亿元人民币的低息贷款,利率仅为3.9%,极大地缓解了特斯拉的资金压力,助力其在华迅速扩张;土地方面,特斯拉以低于市场价10%的价格获得了86.49万平方米的土地用于建设超级工厂,这一政策优惠在行业内极为罕见。
可以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成功为其他跨国车企在华独资建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包括政策扶持、产业链布局、人才体系建设以及高效的物流网络等多个方面。雷克萨斯此次选择在上海设厂,便是希望借助这一成熟的产业环境,实现更高效的生产,并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不可“氢”视上海金山
而雷克萨斯之所以选在上海金山,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认为还有两点原因,首先,丰田早在上海附近的常熟设立了“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该研发中心距上海仅100余公里,能够为雷克萨斯提供强大的技术和研发支持;其次便是金山地区的氢能资源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