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hu86科技
   

换电与超快充。就超快充技术而言,“充电像加油一样快”的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2025-04-16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50%、主流新能源车型续航里程突破600公里背后,纯电动汽车消费者的“补能焦虑”阴影,始终没有完全驱散。

为解决电动汽车充电慢、节假日高速补能排队等问题,车企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思路:换电与超快充。就超快充技术而言,“充电像加油一样快”的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3月19日,比亚迪发布兆瓦闪充技术,5分钟可补能400公里,接近燃油车加油时间。随后在4月9日,搭载兆瓦闪充的比亚迪汉L与唐L正式上市,让“油电同速”不再是一句口号。

纵观新能源汽车产业演进历程,充电倍率在持续突破技术天花板,已经实现了从3C到5C的代际跃迁。如今,比亚迪提出兆瓦闪充技术,让本就不平静的行业再掀波浪,开启一场充电技术的军备竞赛。

盖世汽车了解到,华为数字能源已经正式官宣将于4月22日推出兆瓦超充新品,推动重卡电动化从封闭场景走向全场景。此外,极氪1.2MW全液冷充电桩技术也将在4月上海车展正式亮相且落地。

从5C混战到兆瓦闪充,新能源汽车技术潮流正在引领产业变革。这次划时代技术的出现,能否再次推动汽车行业变天?

补能焦虑之解,从5C到兆瓦闪充

对于超快充的定义,此前,巨湾技研总裁裴锋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表示:“2018年,国际上就推出了XFC极速快充的定义。从0%~80%的充电时间在10分钟之内叫做超快充,15分钟换算过来就是3C,10分钟之内就是6C。”

描述充电快慢时,C指电池充放电的倍率,1C表示用1h将电池从100%放电至0%所用的电流值。在不考虑电池容量(电池大小)的情况下,可以简单理解为C的系数越大,充电速度越快。

裴锋也提到,“比亚迪推出的兆瓦闪充峰值是10C,从5%充到61%平均是6.7C,跟巨湾在2022年推出的量产电池速度是相当的,但我们的范围会更宽,我们是7.5分钟做到0%~80%。”

进入2025年,5C、6C、甚至10C的超快充技术开始推向市场,并在行业内引起诸多讨论。技术不断进步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与燃油车一样的便利性。

裴锋也提到:“据我们的统计,用户在购买电动汽车时最担忧的就是补能焦虑,即充电便捷性问题。”他更是强调,超充是广大用户的刚需,这个需求一直存在。

在兆瓦闪充发布之时,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更是亲自站台,并在发布会上直言:“为了彻底解决用户的充电焦虑,我们的追求,就是让电动车的充电时间,和燃油车的加油时间一样短,也就是在充电速度上实现油电同速。”

据悉,比亚迪兆瓦闪充在充电速度上,可以实现充电功率1兆瓦(1000kW),更是实现了全球量产最高峰值充电速度1秒2公里。搭载闪充电池的汉L,可实现闪充5分钟畅行400公里。

过去,燃油车加一次油需要5—8分钟;而现在,相同的续航里程,电动车充电也仅用5—8分钟,最终实现充电时间和加油时间一样短。兆瓦闪充开启“油电同速”新时代,从此充电从“人等车”,变成了“车等人”。

有车主也表示,对于纯电车型来讲,充电速度越快,越接近油车的补能效率,纯电车体验就越好。虽然现在兆瓦闪充站较少,但比较看好这个技术的发展方向。兆瓦闪充宣传上充电5分钟能跑400公里,理论上补能体验更快,和蔚来的换电差不多了。

对比传统快充,兆瓦闪充的效率提升6倍以上。比亚迪还推出双枪充电技术,兼容普通快充桩,实现16分钟补能。

如今,随着比亚迪汉L、唐L上市,4000座闪充站已启动布局,首批500座更是同步启用。

此外,比亚迪还宣布兆瓦闪充系统还将面向全行业开放,目前已收到大量合作意向,将与国内众多头部充电运营商展开合作,共享共建,让用户更快地感受到兆瓦闪充油电同速的体验。

随着比亚迪的入局,整个补能生态的竞争规则正在被改写。如今,兆瓦闪充正在掀起一场技术竞赛。

同行路上,华为用“一秒一公里”护航

从喊出“油电同价”到“油电同速”,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头羊,多次掀翻了燃油车的桌子。

不过,要攻克燃油车时代留下的城墙,单靠比亚迪一家单打独斗,恐怕不能完全实现。值得庆幸的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的路途中,从不缺少同行者。

华为在2023年推出了一秒一公里的液冷超充系统,在这两年内,已经和客户和伙伴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0多个城市130多个县50条高速公路部署了液冷超充系统。

可以说,华为目前已成为加速推动超快充产业生态发展绕不过去的一个角色。

更有行业人士表示,比亚迪兆瓦闪充的“1秒2公里”更像是对华为“一秒一公里”的隔空回应。

鸿蒙智行也在此前宣布,截至2024年12月22日,华为超充网络已在全国范围内建成510座超充站,配备了8712个超充枪,覆盖31个省份及120个城市,为用户提供了广泛的充电服务网络支持。

最新文章

阿里CEO吴泳铭内网发帖:放下成绩重新创业,饱和式投入应对AI挑战

推荐

 

阅读18482

尴尬的iPhone换机潮:苹果靠的不是AI,而是特朗普关税

推荐

 

阅读15076

贾跃亭车企公布一季度财报:营收30万美元,融资2460万美元

推荐

 

阅读17502

东风日产AI零压云毯座椅开箱体验,因一个座椅而爱上一台车

推荐

 

阅读12800

吉利携手深势科技开启电池安全时代

推荐

 

阅读11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