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黄仁勋在北京出席了“链博会”,罕见地以一身唐装示人,并首次尝试使用中文演讲。
“中国的开发者、创业者正在推动AI的快速创新,现在有100万名开发者投身这一领域,像DeepSeek、阿里巴巴、MiniMax、百度,他们开发的产品都是世界级的,推动了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
自黄仁勋抵达北京以来,对于中国AI产业及厂商的赞美,贯穿于每一次公开露面中。
这并不难理解,就在两天前,这位英伟达掌舵人表示,美国政府已批准此前被禁止出口的H20芯片,可以再度销往中国。
鉴于国内AI厂商的“算力焦虑”,那些已经被英伟达在财报中列入“计减损失”的价值45亿美元的库存积压,恐怕此刻正被紧急清点、打包,不日即可送到中国客户手中。
不过,几乎在黄仁勋高调示好中国市场的同一时间,美国商务部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却站出来摆了一道。
“中国企业无法得到最好的芯片,也不是第二好(second best),甚至不是第三好(even third best)”,在接受美媒采访时,卢特尼克直言不讳地表示,该策略是为了向中国企业出售足够多的AI芯片,以形成对美国的技术依赖。
这番言论直白地阐述了一个立场:在当前对华半导体限制的基调下,无论政策是否松动,位于中国的下游产业链都无法取得符合预期的产品。
而此次到访中国的黄仁勋,也并没有用太多篇幅去渲染英伟达GPU的重要性,至少在中国市场,英伟达的叙事,正在发生些微妙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