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称,脑机接口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美国Synchron公司于2021年7月率先开展人体试验,并完成多例脑机接口植入手术。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医疗中心研发的新型脑机接口系统,成功将一名渐冻症患者的脑电信号转化为语音,准确率达97%。
另一家知名脑机接口企业Neuralink公司2024年完成首例人体试验,受试者通过脑部植入物实现了对电脑鼠标的控制。该公司今年6月宣布,最快将在明年尝试为受试者植入“盲视”装置。据介绍,Neuralink为此研制了能够直接植入大脑视觉皮层的微型芯片,其原理是绕过眼睛和视神经,直接向大脑中负责处理视觉信号的区域发送刺激,从而“欺骗”大脑,使其产生视觉感知,从而让盲人复明。
报道称,脑机接口技术由美国科学家主导,但“中国正在迅速赶超”。报道介绍说,中国在脑科学方面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发力,但发展很快。2014年中国科学家提出开展脑科学国家项目的设想,旨在追赶美国和欧洲的类似努力。2年后,脑科学就被列入了中国的五年规划中。美国科学家于2024年发表的关于中国脑机接口发展的研究报告中提到,中国研究人员的努力“在复杂性上可与美国和英国相当”。该报告称:“中国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研究与其他科技发达国家的成果相当,并且在努力克服障碍,以扩大应用范围。”
截至今年3月,已经有5名患者植入了“北脑一号”芯片。这项技术在解码来自患者大脑的信号并将信号转换为文本语音或机器运动方面显示出“高精度”。CNN称,罗敏敏团队计划在明年加速人体试验,将芯片植入于50至100名患者。“我们希望能够更快地推进这一进程,如果它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就可以在世界各地临床使用。”至于中美脑机接口技术谁更先进,罗敏敏认为,“北脑一号”和Neuralink的技术路径不同,比较它们就像比较“苹果和橘子”一样。“我不认为这两款产品之间存在竞争或排他关系,我们还不知道哪种方案能更好地造福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