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hu86科技
   

碎片化语境下需厘清公众真正所需新闻产品

2025-07-22

胡翼青分析了传播方式与受众行为的剧变,将其核心归结为:这是一个“信息获取与受众阅读浅层化碎片化”的时代。

“当AI能够自主生成资讯,同时受众本身也化身不间断的信息生产者,海量碎片化信息充斥着我们周遭。”他表示,这直接导致众阅读的速度感正在发生变化,并直接丧失了阅读深度内容的耐心与能力。“加速的代价就是深度的流逝。”

在数字化算法主导与碎片化阅读的夹击下,深度报道等高质量公共文化产品,正面临传播半径持续萎缩的困境。

因此,他建议主流媒体在新闻产品的生产与传播策略上,需要将受众视为“碎片化话语的集合体”来精准触达。

“当务之急是厘清究竟哪种内容才是公众真正所需。”在他看来,传统媒体的核心专业优势,在于其提供高质量公共文化产品的能力。“但一个严峻的现实是,‘公共文化产品’的边界已日益模糊。例如,关于巴以冲突、俄乌战争的现场报道,与我们传统认知中服务于公共福祉和社会共识的文化产品内涵不尽相同。”

“这实质上拷问着主流媒体的内容定位与质量输出。”他表示,互联网新闻产品天然具备公共属性,但在生产能力有限的前提下,必须精准锚定“最具影响力的关键受众群体”。“无论载体是报纸或是新媒体,时刻铭记内容为谁而生产,至关重要。”

最后谈及聚合信息。

“信息聚合能力,同样是AI技术带来的关键挑战。”胡翼青认为,当前各大平台依托“自产自销”模式与精准算法推送,高效捕获并占据用户注意力。在此格局下无法用算法有效聚合信息,便意味着话语权的旁落。

他表示,构建强大聚合力的前提,在于有效激活公众的内容生产潜能,发动公众空间的传播效能,从而汇聚足够的“自产自销”内容源。“那么主流媒体能否适应并驾驭这种新型的‘产销合一’模式,需要探索与思考。”

最新文章

碎片化语境下需厘清公众真正所需新闻产品

推荐

 

阅读13230

胡翼青:都市媒体应厘清公众所需,希望南都持续发挥引领作用

推荐

 

阅读18541

“无法比较苹果和橘子”

推荐

 

阅读12023

实现多个国际首次!美媒:脑机接口技术,“中国正迎头赶上”

推荐

 

阅读12047

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宣布,首次一天内完成两台手术

推荐

 

阅读17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