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hu86科技
   

“小订过万”是假的!车企乱编数据虚假宣传,都是被内卷给逼的?

2025-09-05
车企为何敢造假?因为有收益没风险
那么,广告公司为何敢于在“小订量”上做手脚呢?电车通细想下来,发现背后的原因无非是成本极低。虚假策划的成本远低于真实营销的效果,但带来的短期关注度却很高。
新车的小订量,本质上是消费者对新车关注度和兴趣程度的直观体现。小订量越高,说明越多消费者愿意支付订金表达购买意向,这不仅表明新车受到欢迎,还能给竞争对手带来压力。
但需要明确的是,小订量只是消费者支付的一笔小额预付款,金额较小且可随时全额退款。真正能够反映新车市场成绩的数据,是用户支付“大订”后的订单数据,以及官方公布的交付量数据。
也就是说,在某些广告公司眼中,由于小订量本身并不能准确反映新车的真实市场表现,因此在小订量上进行虚假操作似乎并不会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相反,这种虚假策划还可能通过营造出一种热销的假象,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一步支付大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订量,可谓“一举两得”。
更何况,大订量与小订量存在明显差距是十分常见的事件,毕竟总有部分下了小订的用户,会因价格、配置等因素的变化而选择退订。
面对可能出现的虚假宣传,我们作为普通消费者,唯有对宣传数据保持理想思维,在支付大订之前,充分考虑个人喜好和自身用车需求来买车,避免冲动消费基本可以不受虚假宣传的影响。倘若你在购车之前想参考产品的市场行情,电车通建议你关注官方机构发布的订单数据。
内卷之下,部分车企底线一降再降
实际上,“小订破万”的虚假宣传是部分品牌在市场竞争中没有抢到便宜的下三滥手段罢了。在这之前,真实的汽车行业商战从不缺少“离谱事件”。
一开始,为了吸引消费者,车企开启“价格战”,产品的价格下探,车企提供的金融政策中,“免息”这一字眼的出现频率在逐步提高。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4 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度报告》,去年前 11 个月,“价格战”导致新车市场整车零售累计亏损高达 1776 亿元。
在电车通看来,“价格战”至少给消费者提供了重大利好,而且还能倒逼车企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具性价比和竞争力的产品,“价格战”的好处和弊端应该是“五五开”。
然而,为了使自身的发展显得与车市大盘同步,部分品牌可谓绞尽脑汁。
今年 5 月份,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炮轰“零公里二手车”现象,引起行业的官方关注。“零公里二手车”看似是二手车,实际行驶里程极低,这些车是部分经销商为了美化销量数据,会提前将新车上牌,之后再以二手车的名义流入市场。

最新文章

限时2000元抵5000元/配置选择更丰富 2026款阿维塔07开启预售

推荐

 

阅读13781

再过几年,日本人或许只能购买中国电视机了

推荐

 

阅读10431

“小订过万”是假的!车企乱编数据虚假宣传,都是被内卷给逼的?

推荐

 

阅读11214

华为麒麟芯片“重出江湖”:性能提升36%,去年海思营收翻倍

推荐

 

阅读10258

余承东:大屏看大盘,是炒股神器,“能超越华为的只有华为”!

推荐

 

阅读1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