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比尊界S800还要多1度电的智己LS6增程版迎来上市,顺便将增程车“大电池包竞赛”推向新高,其最新“战绩”为电池能量66kWh、CLTC纯电续航450km。在售增程车的电池能量区间也随之走向“新赛季”,普遍从30-40kWh向50-60kWh进发。
理想L系列和问界M7/8/9证明了中大型以上SUV+增程可以带来可观的销量、利润和品牌影响力。只要能满足用户需求,车企似乎不在乎哪些是先进技术,哪些是落后技术了。
一时间,从理想、问界,到零跑、深蓝、岚图、埃安,乃至大众、通用、马自达,都在拥抱增程。昔日曾被质疑的“落后产物”,被各大车企卷成了“军备竞赛”——电池包越做越大。

据搜狐汽车·汽车咖啡馆统计,目前市面有14款产品的电池能量超50kWh,CLTC纯电续航普遍约在300km左右,但是它们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
车企入局增程的核心战略意图,在于构建显著的产品差异化优势,以在日趋同质化的新能源车市场中强化自身竞争力。但实际销量和数据证明,市场竞争并非由单一维度决定。并非电池容量越大、纯电续航就越长,并非纯电续航越长、产品就必然更受欢迎。
而且,整个增程车市场的体量也并未大到每家都能分杯羹的程度。乘联会数据显示,8月增程车零售10万辆,环比下滑1.4%,同比微增0.3%;1-8月增程车累计零售销量为74.6万辆,同比增长10.3%,增速不及纯电及插混的32.2%和19.2%。
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时,往往综合考虑品牌价值、智能化体验、整车品质、售价以及使用成本等多重因素,增程技术只是系统竞争力的一部分,而非唯一的胜负手。

仍需寻找产品力边界的平衡点
进入2025年,深蓝、仰望及鸿蒙智行旗下纷纷推出“大电池增程车型”,包括深蓝S09、问界M8、享界S9/S9T、尊界S800、仰望U8 L等产品在内,电池能量均在50kWh以上,理想则是将理想L7和理想L8的MAX版电池能量统一升级到50kWh以上。
新能源车竞争加剧,即便是在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量已达1669.6万台,即平均每5辆车匹配2个充电桩的背景下,大电池包和长续航也难逃成为卖增程车的车企间竞逐的营销卖点之一。
14款电池能量在50kWh以上的产品主要分布在中大型及以上SUV市场,轿车仅3款。问界M8、问界M9和理想L7的累计销量位居前三,两家车企深耕更久的优势在此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