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构性机会:高端化、商用化与海外拓展
-
海外市场成为战略重心
国内品牌加速出海以对冲本土市场下滑:
- 新兴市场需求旺盛: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电视平均尺寸仅 43 英寸,大尺寸化进程滞后国内 5 年以上。2025 年三季度,海信海外出货量占比达 45%,其中 75 英寸以上产品在南非、印度市场销量翻倍。
- 欧美市场高端突破:TCL 在北美 85 英寸电视市场份额达 28%,超越三星成为第一;创维在欧洲推出壁纸电视,凭借超薄设计(厚度 < 3cm)抢占高端客厅市场。

二、未来展望:从 “规模扩张” 到 “价值深耕”
-
技术创新需突破应用场景
- AI 交互重构体验:华为智慧屏 V5 Pro 引入多模态交互(手势、语音、视觉),支持健身动作识别与远程医疗问诊;海信 ULED X Pro 通过 AI 环境光自适应技术,提升 HDR 画面动态范围。
- 内容生态深度绑定:广电总局 “21 条” 政策取消电视剧 40 集上限,鼓励超高清内容创作。预计 2026 年 4K/8K 节目占比将超 50%,为大屏电视提供内容支撑。
-
商业模式向服务转型
- 订阅制内容变现:小米电视推出 “影视会员 + 游戏会员” 双订阅模式,ARPU(单用户收入)提升至 35 元 / 月;海信探索 “硬件 + 延保 + 增值服务” 组合,售后服务收入占比从 5% 提升至 15%。
- 智能家居生态整合:华为鸿蒙系统已接入超 5000 万设备,智慧屏作为家庭控制中心,可联动空调、窗帘、安防等设备,用户粘性显著增强。
-
政策与行业协同破局
- 精准补贴引导升级:建议将国补从 “普惠型” 转向 “技术导向型”,对 Mini LED、8K 等高端产品给予额外补贴,预计可拉动均价提升 10%-15%。
- 行业标准规范市场:《客厅平板电视主流尺寸推荐规范》即将发布,“三米看百寸” 理念有望推动百寸电视渗透率从 2.8% 提升至 5% 以上。

结语
中国电视市场的深度调整,本质上是消费升级与技术迭代错配的结果。尽管短期承压,但高端化、场景化与全球化仍为行业提供了破局路径。对于企业而言,需从 “价格战” 转向 “价值战”,通过技术创新(如量子点、Micro LED)、生态整合(智能家居)与市场拓展(海外、商用)重构竞争力。而消费者对高品质影音体验的追求始终存在,未来电视将更像 “客厅的艺术品”,而非单纯的娱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