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四周年 荣耀艰难而正确的路径迎来开花结果
在发布会现场,一张意味深长的图文:“用自己的名字,去自己的远方”,被外界视为荣耀独立四周年的真实写照。自从独立以来,荣耀选择的是面向未来的“创新引领”路线,站在明天看今天,以此不断牵引带动国内产业价值链条攀升,相比行业盛行的拿来主义、看重短期利益的“创新变现”做法,这注定是一条艰难但是正确的道路。时至今日,荣耀的坚持已经逐渐开花结果。
第三方机构预测,荣耀即将迎来的是一次井喷式的历史机遇:面对生成式AI手机市场预计的爆发式增长——IDC预测2024年出货量将激增364%至2.342亿部,2028年更将达到9.12亿部的广阔蓝海。荣耀凭借深厚的技术底蕴与不懈的创新追求,蓄势待发,准备继续引领智能手机行业的未来走向。
荣耀Magic 7系列堪称是荣耀技术创新的集大成者,不仅在AI能力上实现了断档式领先,也巩固了荣耀在高端旗舰市场的领先地位。这一旗舰系列的问世,背后是荣耀在端侧AI领域多年的深耕细作与不断突破技术界限的坚持。
早在2016年,荣耀便以前瞻性的布局,从系统底层开始构建全面的AI技术优势。从第一代荣耀Magic系列智能手机搭载荣耀Magic Live智慧引擎,到2018年荣耀Magic第二代启用自进化、自学习的智慧生命体YOYO,再到2022年底发布AI使能的个人化全场景操作系统MagicOS 7.0,荣耀在AI技术的探索上从未停歇。2023年,荣耀更是首次提出将AI大模型引入端侧,进一步推动了AI技术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应用。2024年,荣耀首次提出AI的四层架构,为智能终端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如今,随着荣耀Magic7系列的发布,荣耀YOYO智能体再次实现了端侧AI的创新叠加效应和用户体验增值,标志着智能手机行业正式迈入智能体时代。
荣耀AI的成功并非偶然,背后是其在技术研发上的坚定投入。2023年,荣耀整体研发投入占到总营收的11.5%,AI研发费用累计已达100亿,AI专利成果达2100篇,其中AI意图识别相关专利就有600类。同时,荣耀持续加大AI高精尖人才的招聘力度,近两年校招博士浓度高达36.2%,且对顶级AI人才薪酬不设上限,为公司的持续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并且,荣耀的技术创新并不仅限于AI领域。在通信、续航、屏幕、玻璃、影像以及折叠屏等多个领域,荣耀同样取得了显著的领先优势。从鸿燕通信技术的突破,到青海湖电池技术的革新,从绿洲护眼屏的推出,到巨犀玻璃的应用,再到鹰眼相机的问世,荣耀不断为智能手机市场带来新的亮点与惊喜,为行业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解决方案,推动了智能手机技术的全面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