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由多国医生和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宣布了一项重大的医学突破。他们研发的一种名为PRIMA的革命性人工视网膜芯片系统,已成功帮助数十名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晚期而失明的患者重见光明。

▲希拉·欧文使用PRIMA设备
在这项涉及欧洲17家医院的试验中,超过八成的患者在12个月后恢复了视力,许多人能再次阅读。这项成果被认为开启了“人工视觉的新时代”。
“以前想都不敢想”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特别是其晚期形式“地图样萎缩”,是一种渐进性且不可逆的疾病,全球有数百万人受其影响。这种疾病会缓慢损害视网膜上负责高分辨率中央视力的黄斑,导致感光细胞死亡。患者的视野中心会出现一个黑点或盲区,虽然周边视力还在,但无法阅读、书写或识别人脸。
据报道,在美国约有100万AMD患者。在PRIMA系统出现之前,所有治疗都只能减缓其进展,而无法恢复患者失去的视力。

▲植入前后的眼睛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眼科医生、该成果的论文共同资深作者何塞·阿兰·萨赫勒教授表示:“这是首次在大量患者身上取得了如此成果的视力恢复尝试。”
“超过80%的患者能够阅读字母和单词,其中一些人正在阅读书中的页面,”萨赫勒说,“这确实是我们在15年前与丹尼尔·帕兰克(共同资深作者、斯坦福大学眼科医生)一起开始这段旅程时无法想象的。”
领导该试验英国部分的伦敦大学学院眼科研究所副教授马希·穆吉特也发表声明称:“在人工视觉的历史上,这代表了一个新时代。”他补充说:“失明患者实际上能够获得有意义的中央视力恢复,这是前所未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