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摩根大通(小摩)最新报告及供应链动态,苹果 iPhone 17 系列需求预计将显著超越前代 iPhone 16 系列,这一判断基于产品升级、市场策略及供应链数据的多重支撑:
一、产品升级:从「挤牙膏」到「超级迭代」
-
设计与屏幕革新
iPhone 17 系列首次全系标配 120Hz LTPO 自适应刷新率屏幕(支持 1-120Hz 动态调节),打破此前仅 Pro 版独享的技术壁垒。标准版屏幕尺寸从 6.1 英寸扩大至 6.3 英寸,与 Pro 版持平,同时引入双色拼接后盖、半铝半玻璃材质及椭圆形摄像头模组,设计语言更趋近安卓旗舰的时尚感。Pro Max 机型进一步缩小灵动岛开孔,采用 Metalens 技术优化 Face ID 模组体积,屏占比提升至 94%。 -
性能与影像突破
Pro 系列搭载 A19 Pro 芯片(台积电 N3P 工艺),CPU 性能提升 15%,GPU 能效优化 20%,并首次配备 12GB 内存以支持本地大模型运算。影像系统全面升级为「全 48MP 三摄」,Pro 版主摄、超广角及长焦镜头均达 4800 万像素,支持机械可变光圈和 8K 60fps 视频录制,夜拍噪点控制能力提升 40%。标准版前置摄像头从 12MP 升级至 24MP,新增自动对焦功能,自拍画质显著提升。 -
续航与技术创新
全系标配「纳米硅 + 硬碳」负极电池技术(欣旺达独家供应),充电速度提升 30%,循环寿命延长至 1200 次以上。iPhone 17 Air 作为新增机型,以 6mm 超薄机身(比 Pro 版薄 2mm)和 6.6 英寸大屏为卖点,虽受限于体积仅配备单摄,但搭载自研 5G 基带(Proxima 芯片),标志着苹果在供应链自主化上的重要突破。
二、市场策略:价格锚定与政策红利
-
加量不加价的定价艺术
iPhone 17 标准版起售价维持 5999 元(256GB),与 iPhone 16 持平,但存储空间翻倍且首次支持 120Hz 高刷,实际性价比大幅提升。Pro Max 顶配版(2TB)定价 17999 元,较前代涨价 1000 元,但通过技术溢价对冲成本压力,同时开辟超高端市场以平衡利润率。这一定价策略精准卡位中国国补政策上限(6000 元以内可享补贴),标准版叠加补贴后实际入手价低至 5499 元,直接切入安卓旗舰核心价位段。 -
预售数据印证市场热度
截至 9 月 15 日,iPhone 17 标准版京东预约量突破 200 万,是 iPhone 16 同期的 10 倍。第三方平台(如拼多多)通过百亿补贴进一步刺激需求,标准版补贴后售价降至 5099 元,较官网价降幅达 15%,虽导致短期渠道价格波动,但日均销量超 5 万台,远超 iPhone 16 同期水平。官方渠道则出现「缺货潮」,标准版首批发货时间已排至 10 月中旬,Pro Max 部分配色甚至延迟至 1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