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越野王者Jeep,或许如今要靠着中国技术续命。
如果Jeep第三次推开中国市场的大门,电池、智驾、智能座舱,这些它曾经或许不屑一顾的东西,如今成了救命稻草。这场“借东风”的好戏,不仅是Jeep的自我救赎,更是给所有传统车企上的一课——在电动智能的赛道上,要么拥抱变革,要么被时代抛弃。

“Jeep们”深陷困局
从1983年的北京吉普到2010年的广汽菲克,Jeep两次进入中国市场均以失败告终。这个曾让“不是所有的SUV都叫Jeep”广告语深入人心的品牌,在2017年达到年销量22万辆的巅峰,成为国内合资车企的一匹黑马,然而到2021年,广汽菲克的年销量骤降至2万辆,再也无力回天。2022年,Stellantis集团宣布终止与广汽集团的合资,目前Jeep国产车型已停产,仅销售进口车型。
在燃油车时代,Jeep牧马人(参数丨图片)、丰田普拉多、奔驰大G等车型曾是消费者公认的硬派越野车,但这些车型定价较高,舒适度较低,导致整体销量不佳,硬派SUV在国内市场一直属于小众车型。Jeep的落伍,部分源于其未能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当中国消费者期待更多智能化、舒适化与新能源化产品时,Jeep仍固守传统燃油技术路径,未能及时推出具有竞争力的电动化产品。与Jeep处境相似的品牌并不少见,诸如三菱、菲亚特等曾经辉煌的跨国品牌,同样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被边缘化。
当下硬派越野车市场已迎来新一轮热潮,但主角已变为中国自主品牌。坦克、捷途、猛士、方程豹等品牌正在猛攻这一细分市场,甚至方盒子SUV都有了专门的销量榜单,传统的硬派越野在面对“冰箱彩电大沙发”第一次变得如此局促不安。

Stellantis如何借东风?
Stellantis集团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23亿欧元,未能扭转颓势,考虑到旗下的标致、雪铁龙品牌在中国市场也面临困境,促成Jeep与东风集团的合作也在情理之中。
Stellantis架构大调整中,中国市场获重点加码:现任中国战略负责人奥立维升任集团中国及亚太区负责人,跻身集团领导团队。这一任命距新任CEO菲洛萨7月率高管团访华仅三个月,彼时其密集考察东风基地与换电设施,标志着对中国市场的战略重估。与过去外方提供产品平台、技术标准,中方主要负责本土化生产、销售与采购的传统模式不同,新的合作模式强调双方均为核心技术的贡献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