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hu86科技
   

阿里终官宣“千问”项目,APP启动公测,全面对标ChatGPT

2025-11-17
11 月 17 日阿里官宣的 “千问” 项目及 APP 公测,是其从侧重 B 端 AI 服务转向全力进军 AI to C 市场的关键动作,且凭借开源优势、场景整合等特点全面对标 ChatGPT,甚至计划进军海外市场与之争夺用户,以下是该事件的核心细节梳理:
  1. 项目规格与团队投入

    阿里核心管理层将 “千问” 项目看作 “AI 时代的未来之战”。此次项目由 CEO 吴泳铭亲自带队,集结了 100 多名工程师,杭州总部还有两层办公楼被划为该项目专属区域,秘密研发数月。此外,阿里此前已为 AI 领域做好充分铺垫,今年 2 月宣布投入 3800 亿元用于 AI 基础设施建设,还定下到 2032 年将云数据中心能耗规模扩大十倍的长期目标,为千问 APP 的落地提供技术与硬件支撑。

  2. 公测产品核心亮点
    • 底层模型实力强劲:千问 APP 基于全球性能第一的开源模型 Qwen3 开发,其旗舰模型 Qwen3-Max 性能已超过 GPT5、Claude Opus 4 等国际竞争者,跻身全球前三。而且 Qwen 系列模型全球下载量超 6 亿次,衍生模型超 17 万个,在 HuggingFace 社区 2024 年全球模型下载量中占比超 30%,连 Airbnb 都公开表示大量依赖 Qwen,称其比 OpenAI 模型更快更好。
    • 核心能力兼顾对话与办事:作为初级版本,千问 APP 主打 “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 AI 助手”。目前已展现出不错的办事能力,比如能依据指令几秒内完成研究报告并制作成几十页精美 PPT,还曾在与 ChatGPT、Gemini 等顶级模型 PK 的实盘投资大赛中夺冠。后续还计划接入地图、外卖、订票、办公等多个生活场景,强化 “办事” 属性,目标是打造 AI 生活入口。
    • 多版本同步上线:公测版已登陆各大应用商店,网页端和 PC 版也同步开放,且提供免费服务。同时国际版也在同步研发,近期上线后将借助 Qwen 模型的海外影响力,和 ChatGPT 争夺海外用户。
  3. 对标 ChatGPT 的差异化与竞争策略

    与 ChatGPT 的封闭模式不同,千问采用 “开源 + 闭源” 双轨策略构建技术壁垒。开源版本已成为全球主流的模型基础,被英伟达等国际巨头用于二次开发,这种开源优势能快速积累开发者和用户生态;而闭源的旗舰模型则保障其在高端性能上的竞争力。另外,千问依托阿里自身的电商、本地生活等生态,能实现 AI 与生活场景的深度绑定,这也是其对比 ChatGPT 的独特优势,毕竟 ChatGPT 需通过外部合作拓展这类场景,而千问有天然的生态协同基础。

  4. 背后的行业布局逻辑

    此前阿里 AI 重心在 B 端,虽在企业级大模型调用市场和 AI 云市场占据领先,但缺乏 C 端用户海量数据的 “喂养”,技术迭代易受限制。如今行业共识是 AI 产品的用户增长更多依赖底层模型能力提升,此时推出千问 APP,既能借助 Qwen 模型的优势开拓 C 端市场,又能通过 C 端数据反哺模型迭代,进而巩固其在 B 端的优势。同时,当前全球 AI To C 市场增长迅猛,麦肯锡预测到 2030 年规模将达 1.3 万亿美元,千问的推出也是阿里抢占这一巨大市场的关键举措。

最新文章

阿里终官宣“千问”项目,APP启动公测,全面对标ChatGPT

推荐

 

阅读10743

一周AI大事:GPT-5.1″情商”大升级,AI教父”离家出走”

推荐

 

阅读11919

11月17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斯坦福颠覆认知,衰老不是癌症的帮凶

推荐

 

阅读17606

雷军怒了!

推荐

 

阅读11503

七彩虹推iGame RTX 50 Ultra Z显卡:金手指供电,至高5070 Ti

推荐

 

阅读18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