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hu86科技
   

涨停的三花智控:公司未获得机器人大额订单

2025-10-16
三花智控(002050.SZ/02050.HK)在 2025 年 10 月 15 日因市场传闻 “获得特斯拉 50 亿元人形机器人订单” 而 A 股涨停、港股大涨 12.92%,但公司当晚紧急澄清 “未获得机器人大额订单”,单日市值波动超 380 亿元。这一事件折射出资本市场对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高度关注,以及信息不对称下的非理性博弈。

一、事件核心:传闻的虚实边界

  1. 传闻内容与市场反应

    10 月 15 日午间,社交媒体流传特斯拉向三花智控下达 6.85 亿美元(约 50 亿元)的 Optimus 线性执行器订单,计划 2026 年一季度交付,预计可生产 18 万台机器人。消息迅速点燃市场热情,三花智控 A 股午后半小时内封死涨停,封单金额达 21.41 亿元,港股同步飙升,总市值单日增加近 400 亿元。机器人板块整体联动,征和工业、五洲新春等多股涨停。

  2. 公司澄清与业务现状

    当晚公司公告明确否认传闻,强调 “未获得机器人大额订单,也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事项”。从业务进展看,三花智控虽自 2024 年起布局机器人机电执行器领域,与绿的谐波成立合资公司研发谐波减速器,并获得国内头部企业超 1000 套订单,但其 2025 年半年报显示,机器人业务尚未形成规模,营收仍以空调(63.88%)和汽车零部件(36.12%)为主。特斯拉 Optimus 目前仅处于试产阶段(2025 年目标 5000 台),核心部件如手部关节仍在迭代,短期内大规模采购线性执行器的可能性较低。

二、炒作逻辑:特斯拉供应链的想象空间

  1. 技术同源性与产能布局

    三花智控将汽车热管理技术迁移至机器人领域,开发出微型液冷系统,可将执行器温升控制在 10℃以内,故障率较风冷方案降低 60%,并获得特斯拉 “绿通” 认证。产能端,公司墨西哥基地规划年产 30 万套执行器,杭州基地投资 38 亿元建设 100 万台产能,旨在就近配套特斯拉得州工厂。这些布局为市场提供了 “潜在供应商” 的想象空间。

  2. 特斯拉战略叙事的催化

    马斯克多次强调 Optimus 将占特斯拉 80% 长期价值,计划 2026 年量产、2030 年产销 100 万台。尽管当前量产进度缓慢,但市场对其供应链的预期已提前透支。三花智控作为特斯拉新能源车热管理核心供应商(合作超 8 年,单车配套价值从 1200 元增至 3000 元以上),自然被贴上 “机器人供应链” 标签。

  3. 游资主导的情绪博弈

    龙虎榜数据显示,10 月 15 日游资净买入 6.82 亿元,而机构席位呈现净卖出状态。结合公司此前股价波动(两个月内翻倍,10 月 10 日因量产延迟传闻跌停),此次事件更像是资金利用市场对机器人板块的热情进行的短期炒作。

最新文章

传统豪车市占率即将跌入个位数,欧美车企在中国犯了二战初期一个战略错误!

推荐

 

阅读19883

苹果带火eSIM!iPhone17 Air中国预售在 安卓阵营2026年或全面跟进

推荐

 

阅读19735

AMD获甲骨文大额订单,明年第三季度起部署五万块AI芯片

推荐

 

阅读16760

涨停的三花智控:公司未获得机器人大额订单

推荐

 

阅读19031

“双十一”,京东、阿里新打法来了

推荐

 

阅读12838